亞太洗錢防制組織(APG)來台進行第三輪相互評鑑,點出硬碟救援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對於「實質受益人」認定以持股25%為門檻過高的問題,金管會表示,門檻將降至10%。

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,將會請銀行公會研擬並會發布行政指引,預計明年第一季提出,將辨識實質受益人的門檻,由25%降至10%,且不會單純從表面上的股權結構查,而是會深入到交叉持股的歸戶計算,並會查到最後受益人的自然人個人身分為止。

APG在實地相互評鑑初評結果中指出,台灣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(OBU)面臨挑戰包括:辨識國內客戶的實質受益權時,過度依賴經濟部資訊,就實務而言,國際規範「實質受益人」係指持有該公司股份25%,不過「25%」股權門檻可能過高,尤其是在辨識外國客戶、複雜關係與外國信託的實質受益權、以及境外公司控制權時,更加困難。

3C數位化時代的來臨,所有東西都變得更加方便,但相對應的技術跟知識量也越來越多,我們需要補足的知識可是很多的,光是一台電腦的常識操作就有不少人再頭疼了,何況是電腦的維修情況。不過我們不盡然要全部都去了解,我們可以試著去知道維修項目跟過程,如果是檢修螢幕,那我們可以資料救援先自檢螢幕價格跟預估維修的價錢,是否符合成本,如果是需要硬碟救援,那可已先自我檢測是資料救援線材問題,或是壞軌,還是真的嚴重損壞需要求助,求助硬碟救援業者時也要時刻觀察注意自己磁碟受損程度,如果被動了手腳可不要傻呼呼的就付錢囉,當然網路上不乏有很多業者依照修復難度給出了價目表,可以先詢問過後比較完,選擇信任的業者再去做修復哦,另外也要避免資料外洩,額外約定保密合約,否則現在網路世代傳播如此快速,若是有私密或貴重資料外洩,可是難以處理回收的。

銀行局解釋,現行銀行實務已經不會只針對持股25%以上的大股東進行實質受益人的審查,標準已經提升,且都能查到實質受益人的自然人身分,未來也將結合財政部、經濟部、警政署的資源,釐清實質受益人的身分,若實務上無持股10%的大股東,就會改由釐清具控制力大股東的實質受益人。

王立群說,銀行每年都必須針對高風險客戶進行實質受益人的清查,中低風險則由銀行視情況而定,對銀行業者而言,由於法令遵循的成本大增,維護帳戶的成本也水漲船高,尤其是台灣人因為持有帳戶不需成本,習慣在多家銀行開戶,未來銀行不排除有「清帳戶」的動作。

arrow
arrow

    溫建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