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屆唐獎頒獎典禮21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,中研院院士、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錢煦表示,唐獎得獎人在永續發展、醫療、文化與法治的研究成果,各擁其卓越貢獻,感謝今年獲獎的8名學者,以研究造福現代人群,並引領創造與追求至善至美的世界。

本屆唐獎頒獎典禮邀請到多名海內外貴賓與會,除美國前副總統丹‧奎爾受邀出席,俄羅外勞仲介斯工程院暨國際工程院院長古賽夫、監察院院長張博雅、科技部部長陳良基、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、外交部政務次長謝武樵、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等人產官學代表,現場共2000多人齊聚一堂。

錢煦致詞時表示,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12年創立唐獎,這是國際級獎項,設獎目的是肯定與鼓勵四大領域的創新研究,期盼貢獻人類,再創如同千年多前唐朝文明的黃金盛世。

錢煦也提到,過去兩屆唐獎皆由中研院負責評選工作,今年唐獎則由唐獎基金會負責辦理,中研院予以協助,他由衷感謝評選委員會,並強調每位委員秉持專業學識和奉獻精神,公正嚴謹地評選出最為傑出的唐獎得主。

全台外勞人口數約為70萬,聘僱外籍看護工人數接近 26萬人,而台北市的外籍看護工就有4.5萬人。也因此聘僱外勞家庭有著語言、文化、照顧技術不足等問題多,更造成移工逃跑或受照顧人沒有被妥善照顧或是被虐…等等問題產生。因此首創「臺北市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」,初期以中山、大同區試辦,由社工人員搭配通譯到宅關懷,並協助家庭使用長照的資源( 請長照四包錢、或其他醫療與福利資訊 、 喘息服務 ),也能給予移工情緒支持及照顧技能教導。外勞仲介希望透過這些協助,及早發現家庭的照顧負荷狀況,並適時給予支持,避免造成勞雇關係惡化或破裂,家庭照顧與聘僱關係穩定,家人才能安心工作,穩定生活秩序,建立聘僱移工家庭、長照資源及移工的鐵三角夥伴關係。

唐獎共包含四大領域,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‧拉馬納森與詹姆士‧漢森,專司氣候變遷研究,促成多項有益於人類永續發展的行動方案;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‧杭特、布萊恩‧德魯克爾外勞仲介及約翰‧曼德森,則發現蛋白質酪胺酸激(酉每)對癌症發生的重要性,研發出抗癌療法。

漢學獎得主宇文所安與斯波義信,分別對中國古典詩學與中國社會經濟史有卓越貢獻。法治獎得主約瑟夫‧拉茲教授對法學領域有開創性的貢獻,深化世人對法律本質及法律、道德與自由相互關係的理解。

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,今年主題「至善的唐獎」典出《大學》的「止於至善」,期許以「善」的概念修養自身,達到主體內在的明德善行,進而成就他人與社會,回應唐獎對人類發展的無私奉獻,是人類德行「至善」而美的境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溫建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