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名的德商化工公司、半導體原料供應商「巴斯夫(BASF)」台灣子公司傳出醜聞!刑事局偵破,6名前任及現任高階主管,涉嫌竊取製造電子級氨水的高階技術,轉移至中國同業競爭公司,以此謀取巨額不法利保健食品代工益。

刑事局偵七大隊日前接獲檢舉,中國競爭同業為了想提升技術,搶奪知名半導體公司市場,因此以高薪吸收從巴斯夫退休的56歲林姓廠長,再由林姓廠長挖角相關部門工程師加入團隊,其中一名還是現任巴斯夫高階主管黃姓工程師。

保健食品只是營養補充劑,民眾不能把它當成保命符,捨棄均衡飲食,拚命吞食保健食品,事實上,保健食品與所有的藥物一樣,也有可能的副作用,國外已有諸多研究發現,攝取過量的保健食品,反而會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。以民眾常食用的維生素C為例,攝取過量,輕者會導致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,重者會誘發血尿、腎結石;攝取過量的維生素A則可能導致貧血、毛髮脫落、頭暈、嘔吐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脾腫大等代謝紊亂。

刑事局歷經數個月的偵辦後,逮捕6名嫌犯,同時查扣電子級化學品(硫酸、氨水)工程管線配置圖、技術移轉合約書、建設工程合約書、境外保健食品代工公司OBU帳戶、電磁紀錄及相關文件。

據了解,這些技術初估市值達36億元,黃姓高階主管能獲利2000萬,若中國同業能夠完成設廠,洩密人士也能從中獲利高達2億元,此舉嚴重影響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。目前6名涉案人士依涉嫌違反營業秘密法,已遭桃園地院收押,刑事局也將持續清查共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溫建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